人在社会活动中总是免不了会受伤,人体一旦遭受损伤,则经脉受损,气机失调,血不循经溢于脉外,离经之血瘀滞于肌肤腠理。“不通则痛”,无论气滞还是血瘀,都能引起疼痛,因此必须疏通内部气血。内治方面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,一般分初、中、中后、后期等四期来指导用药。
初期(一般在伤后1~5天)治法应止血止痛
受伤之初必有出血,所以不论是内出血(如挫伤等血瘀于内)还是外出血(开放性损伤的外出血),总是止血为第一要务。出血内瘀易化热,此期(特别是受伤的3小时之内)止血应清而止。比如严重的扭挫伤,局部红肿热痛,要及时的用冰缚,通过冰块对局部的物理降温,达到止血止痛的效果。千万不能去揉搓,很多人觉得有瘀血了要揉搓才会散血,刚刚扭挫伤时,内毛细血管破损严重,一揉搓只会加重出血。如损伤早期蓄瘀,大便不通,腹胀拒按,苔黄,脉洪大而数的体实患者。临床多应用于胸、腰、腹腔部损伤蓄瘀而致阳明腑实证,热明显时还得用生大黄来通下泄热。如损伤后有气滞血瘀,局部肿痛,无里实热证,或有某种禁忌而不能猛攻急下者,治以行气消瘀止痛。桃红四物汤加柴胡疏肝散回头以治之。临证可根据损伤的不同,或重于活血化瘀,或重于行气止痛,或活血行气并重。此外还得注意有无热毒(西医称为感染)用药时还得佐入较多的清热解毒之品,如金银花、蒲公英等。如受伤严重,出现气闭昏厥或瘀血攻心,则用“开法”,并尽快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抢救。受伤必有严重的疼痛,给伤者带来痛苦,所以止痛也是此期治疗的关键之一,中药三七、乳香、血竭、云南白药等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,可适当的加入。
中期(损伤后1周~30天)治宜活血化瘀、和营生新、接骨续损
此时虽损伤症状改善,肿胀瘀阻渐趋消退,疼痛逐步减轻,但瘀阻去而未尽,疼痛减而未止,仍应以活血化瘀、和营生新、接骨续筋为主。其治法以和法为基础,即活血化瘀的同时加补益气血药物,如当归、熟地、黄芪、何首乌、鹿角胶等;或加强壮筋骨药物,如续断、补骨脂、骨碎补、煅狗骨、煅自然铜等。结合内伤气血、外伤筋骨的特点,具体分为和营止痛法、接骨续筋法、舒筋活络法,从而达到祛瘀生新、接骨续筋、疏风通络、活血舒筋的目的。对于补药的运用要看病人的身体情况而定,因为瘀阻严重的,吃补药反而不利于治疗。但对于一些开放性受伤,出血较多的,则必补,还一味的去活血化瘀,只会让伤者的身体更加虚弱了,不利于损伤的愈合,有很多人(特别是年老体弱的)骨析了长期不会愈合,就是医生乱用活血化瘀药,把身体吃坏了。
中后期(损伤后1个月~2个月),治疗以补益佐以蠲痹
用补益气血滋肾药为主,佐以活血、祛风通络、理气药,以宣通气血,消除凝滞,增强舒筋通络之功效。适用于损伤肿痛缓解后而有瘀血凝滞、筋膜粘连的伤筋中后期,或兼有风湿,或受伤之处筋肌发生挛缩、关节屈伸不利等症。常用补益药如党参、白术、黄芪、甘草、白芍、当归、枸杞子、仙灵脾等,加舒筋活血汤、活血舒筋汤、蠲痹汤、独活寄生汤等治疗。这时伤部的疼痛已明显好转,但治疗上对于祛风湿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了。很多受伤了的人,伤治好了,留下了后遗症,天气变化时伤处就会酸痛,主要就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,对于这一时期,没有考虑到风湿这一问题。如果说是伤在四肢的,治疗一两个月还有肿痛的,在伤合愈合好的情况下,可配合外用洗剂(也就是把药煎好,外洗,水温要高点,以最大的承受度来承受),效果会比单一内服要好得多。很多人,吃了很多中药,用了很多外用膏药,伤处还是疼痛的,较高水温的外洗伤处,洗一两次的立竿见影。因为伤后治疗不当,局部组织会有粘连,通过局部外用高水温的洗,能把局部的粘连得以快速的松弛,这种药物和物理治疗同时进行,所以效果会好得多。
后期(损伤2个月以后)治法应以补为原则
此时瘀肿已消,但筋骨尚未坚,功能尚未恢复,应以坚骨壮筋,补养气血、肝肾、脾胃为主,全面恢复人体的功能。如前治疗不当,或伤者失于摄养出筋肌拘挛,风寒湿痹,关节屈伸不利者则予以温经散寒、舒筋活络。“久伤多虚”,损伤日久,正气必虚,因此损伤后期,调治脏腑经络功能,补益气血,加速损伤的恢复极为重要。根据《素问》“虚则补之”、“损者益之”的治则,补法可以分为补气养血、补养脾胃、补益肝肾、强筋健骨。此外,由于损伤日久,瘀血凝结,筋肌粘连挛缩,复感风寒湿邪,关节酸痛,屈伸不利颇为多见,故后期治疗除补养法外,温经通络法也较为常用。损伤后期的治疗十分重要,有些脱臼、骨折中在手法腹位等治疗后经过很长时间功能得不到恢复,有治疗不当或伤者失于摄养两方面造成。损伤后期内伤气血以及长期卧床,出现气血亏损、筋骨萎弱等症候,如创口经久不愈,损伤肿胀时久不消等,这是气血不足之象,应补气养血。区别气虚、血虚或气血两虚,从而采用补气为主、补血为主或气血双补。损伤气虚为主,用四君子汤;损伤血虚为主,用四物汤;气血双补用八珍或十全大补汤。若气血虚损,创口日久不愈,脓液未尽,补益气血需与清热解毒法并用,以扶助正气,托毒外出,可在补养气血的基础上合用五味消毒饮、透脓散。肝主筋,肾主骨,损伤筋骨必内动于肝肾,故欲筋骨强劲必求之于肝肾。凡骨折、脱位、筋伤的后期,年老体虚,筋骨萎弱,肢体关节屈伸不利,骨折迟缓愈合,骨质疏松等肝肾亏虚者,均应补加强肝肾功能,加速骨折愈合,增强机体抗病能力,以利损伤的修复。临床应用本法时,应注意肝肾之间的相互联系,及肾的阴阳偏盛。在补益肝肾法中可参以补气养血药,可增强养肝益肾的功效,加速损伤筋骨的康复。如伤者长期卧床缺少活动,而导致脾胃气虚,运化失职,饮食不消,四肢疲乏无力,肌肉萎缩。因“脾主四肢”、“脾主肌肉”,胃主受纳,脾主运化,补益脾胃可促进气血生化,充养四肢百骸,助生化之源而加速损伤筋骨的修复。受伤后期身体多虚,但使用补养气血法应注意,补药多滋腻,素体脾胃虚弱者易引起食呆、便溏泄,如用不当反伤脾胃,使人的气血无以化生,身体虚弱,损伤反不易恢复,所以补方内宜兼用健脾和胃之药,如砂仁、陈皮、佛手、鸡肉金等理气、消导之品。内治方面,四期分治方法是以调和疏通气血、生新续损、强筋壮骨为主要目的,但诊治时,必须结合患者体质及损伤情况辨证施治。必须灵活变通,对特殊病例尤须仔细辨证,正确施治,不可拘泥规则或机械分期。
另外损伤虽同属瘀血,但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,治疗的方药也有所不同。《活法机要》“治登高坠下,重物撞打……,心腹胸中停积郁血不散,以上、中、下三焦分之,别其部位,上部犀角地黄汤,中部桃仁承气汤,下部抵当汤之类下之,亦可以小便酒同煎治之”。临床应用可根据损伤部位选方用药:头面部用通窍活血汤、清上瘀血汤;四肢损伤用桃红四物汤;胸胁部伤可用复元活血汤;腹部损伤可用膈下逐瘀汤;腰及小腹部损伤可用少腹逐瘀汤、大成汤、桃核承气汤;全身多处损伤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味。
另外根据不同损伤的性质、时间、年龄、体质选方用药时,可因损伤的部位不同加入几味引经药,使药力作用于损伤部位,加强治疗效果。如上肢损伤(骨折、伤筋)加桑枝、桂枝、羌活、防风;头部损伤如伤在颠顶加藁本、细辛,两太阳伤加白芷,后枕部损伤加羌活;如肩部损伤加姜黄;胸部损伤加柴胡、郁金、制香附、苏子;两胁肋部损伤加青皮、陈皮、延胡;腰部损伤,加杜仲、补骨脂、川断、狗脊或枸杞、桑寄生、萸肉等;腹部损伤加炒枳壳、槟榔、川朴、木香;小腹部损伤加小茴香、乌药;下肢损伤加牛膝、木瓜、独活、千年健、防己、泽泻等。
由于损伤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,临床出现的证候,常是诸证并见,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常互相转化,或错杂,或出现假象。故既要注意辨证,又要善于综合、分析。如体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可因邪传入里,转变为急性骨感染的里、实、热的阳证,治疗时得清热解毒、通腑泄热。随着病变的发展,正邪的转化,还可转变成慢性骨感染的里、虚、寒的阴证,治疗时又得温经散寒为主。严重创伤,或大量失血,均可引起四肢厥冷、脉微欲绝的证候,亦即亡阴可导致亡阳,则应以独参汤或参附汤以急治之。这是由于阴阳互根,阴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,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告竭,故亡阴亡阳总是相继出现,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。因此,辨证时必须随时注意疾病的发展和变化,审证求因,才能抓住主要矛盾,认识疾病的本质,用药才不至于出差错。
受伤用药应根据损伤后的伤情的轻、重、缓、急,选用不同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,如急重症除传统的汤、散、丸剂外,可和西医结合,早期伤者多有感染,西医的抗生素还是有必要用。另外对一些开放性损伤,也有必要注射破伤风疫苗。一些粉碎性骨折、筋断伤、皮肉裂口较大等、也不是中医简单的手法复位可以应付,以中医“急则治其标”的原则,用西医先处理,再用中医治疗。
治疗受伤,外用药也是很关键,用之得当可以缩短疗程,提高疗效。应用药物外治疗法亦应注意损伤的发展过程、病程,一般初期(急性期),应选用清热、消瘀、解毒为主,剂型以药膏为主,如治疗脱位、骨折之初多用石膏外用固定,这实因石膏是一味很好的伤科用药,石膏性甘寒,用于受伤初期能抑制局部的出血,因内郁瘀血化热,对局部的红肿热痛也有很好的清热止痛作用。中期应舒筋、活血、接骨、为主,中后期如出现瘀肿不消的可用利水、温经、活血、祛风湿等药煎汤外洗。本人习武多年,同学们几乎每日都有师兄弟受伤(本人在习武过程中也常常受伤,总是自治),治疗多了,所以对外用药有较丰富的经验,对于中后期的瘀肿,外用药的作用实不能小视。对外用药的应用也要注意,本人有一老乡,受伤后长期瘀肿不消,因听别人说草乌的作用好而误码用,而出现中毒。
电视中点穴法是少林武技一绝,称人体总穴有365,大穴108,致命36穴,小穴257,某穴受伤应如何治疗,本人虽说习武多年,但对此对没有接触过,中医针灸学认为,人之一身,如一小天地,各穴的分布在人体,象星辰于太空分布。针灸以穴位进针而能治病,可见穴位对人体中的作用。气血为人生养命之源,不允许有损害,若受损害,则命之源已伤,而生机亦因之而绝。穴位作为人体气血的某一个结合处,如真的有人不小心伤到穴位,还是得小心注意。
及 血得温则行,治疗损伤,所关系的无必是气血,气血的畅行是疗效的关键,所以服药期间,必要的禁忌还是很有必要的。在饮食的禁忌方面,应忌生冷、油腻、辛辣、不易消化及具有特殊刺激的食物,如寒性生冷、油腻食物食后会影响气血的运行。辛辣等热性食物,会使伤处增加出血,而影响疗效。如皮肤溃破生疮疡不宜吃鱼、虾、牛、羊等腥膻及刺激性食物。经常头晕、失眠、性情急燥者应忌胡椒、辣椒、酒、茶等兴奋刺激性食物。有人认为损伤初期应禁食吃雄鸡;伤病愈后初期应禁食鳞鱼;损伤愈后应长期禁食竹笋;头部损伤作痛者应禁食猪头肉,若食用者则会使伤病变得难治或者伤病复发,当复发后的伤病再度应用损药治疗时,则往往难以见效,严重者累及生命。伤者实应引起患者高度重视,千万不可掉以轻心。
现在有不少“秘方”之来的书,书中所记的药物有很多是有毒的,如草乌、马钱子等,凡服损药,最好应在伤科医师指导下服药,口舌无忌,不要自作主张,以免发生中毒事故;对已发生中毒事故者,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。